裁判要旨
董事高管违反竞业禁止义务,而获得的竞业收入、报酬应当归入公司。针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竞业行为给公司造成的损失往往是潜在的,公司很难证明自己的实际损失,通过归入权的行使对违反竞业禁止义务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予以惩戒,并补偿自己可能的损失。
案情简介
2002年12月18日,某工贸公司由李某等人出资设立,主要经营无缝钢管、压力容器等。其中,李某系某工贸公司的董事并担任某工贸公司的副总经理,负责销售工作。
2012年6月20日,李某出资设立某设备公司,主营业务也为无缝钢管、压力容器等。同时,李某也担任某设备公司的执行董事、经理,系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2012年7月,某工贸公司与李某解除了劳动关系,不再担任某工贸公司副总经理职务。但是,某工贸公司工商登记显示李某目前仍为某工贸公司董事。其中根据个税缴纳记录显示,自2013年8月31日至2015年5月31日,李某在某设备公司的工资薪金所得为71300元。
此后,某工贸公司以李某未经某工贸公司同意,擅自设立某设备公司经营具有竞争关系的同类业务,并利用公司客户谋取商业利益为由,要求停止担任董事,并赔偿经济损失1000万元。
李某则以其已在公司离职,不属于侵权主体为由进行抗辩,本案经法院一审、二审,最终认定李某侵权,判决其赔偿71300元的薪金所得,但驳回了某工贸公司1000万的诉讼请求。
裁判要点
一、李某违反了竞业禁止的法定义务,应当停止担任其他公司董事。所谓竞业禁止,是指对与权利人有特定关系之人的特定竞争行为的禁止。我国公司法要求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应当对公司负有忠实和勤勉义务,要求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在执行公司业务时或担任公司职位期间需全心全意为公司服务,以公司最佳利益为出发点行事,不得追求公司利益以外的利益,不得追求个人利益。因此,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对公司负有竞业禁止义务,即包含禁止自营或为他人从事与公司营业有竞争性的活动,也包含禁止利用职务便利谋取属于公司的商业机会。本案中,李某系某工贸公司的董事、副总经理,属于某工贸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其在某工贸公司担任董事期间,发起成立某设备公司并担任某设备公司的执行董事、法定代表人和经理职务,而某设备公司与某工贸公司的经营范围部分相同,属同类经营。李某的行为已构成对某工贸公司竞业禁止义务的违反,其担任某设备公司的执行董事的行为违反了法律规定。因此,某工贸公司请求判决李某停止担任某设备公司的董事于法有据。
二、李某在某设备公司的工资薪金所得应当归入给某工贸公司。所谓归入权,是指公司可以要求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把其为个人利益或为他人利益而获得的竞业收入、报酬归于公司,把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竞业的交易,视为公司的交易。法律之所以赋予公司归入权,主要是针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竞业行为给公司造成的损失往往是潜在的,公司很难证明自己的实际损失,通过归入权的行使对违反竞业禁止义务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予以惩戒,并补偿自己可能的损失。本案中,李某在担任某设备公司执行董事期间,自2013年8月31日至2015年5月31日的工资薪金所得为71300元,对于某工贸公司要求应将李某的该部分薪金属于某工贸公司所有的主张,系其对公司归入权的正当行使,于法有据。
三、对于某工贸公司主张的收入损失,因其未能提交相应的证据证明其损失实际数额,以及其损失与李某相应的违反董事及高管人员忠实义务的行为存在因果关系,济南中院及山东高院都没有支持。
实务总结
1、对于公司来讲,如果发现公司的董事违反竞业禁止的义务,擅自设立竞业公司,并在其中担任董事高管的,可以向法院主张,要求其停止在竞业公司担任董事高管,并可要求其将在竞业公司所获得的薪金收入归入到公司。
2、对于董事来讲,当其已经不再原公司履行董事职责之后,务必要求公司股东会将自己的董事职位予以罢免,并完成工商变更登记。否则,即便是董事已不在原公司继续任职,只要工商登记其为董事,其仍需要遵循董事竞业禁止的法定义务,甚至有可能被原公司索要在新公司任职期间的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