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判断。
首先,如果所签署的合同被认定为无效,那么从签订之日起该合同即视为无效,无论其中是否包含任何关于违约责任的条文,一律判定为自始无效,无法对违反合同行为进行追究。
如果合同虽然被认定为无效,但这并不能直接导致合同中的所有条款都随之失效,尤其是其中关于如何解决争议等相关条款仍然具有法律效力。
由此可见,即便合同本身宣告无效,但如果合同中的违约条款并未被明确废止,那么仍然可以追究其法律责任。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造成对方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是,不得超过违约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约可能造成的损失。
在司法实践中,判定合同无效须由法院依法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定或判决。
均需依当事人之申请方能启动无效认定程序,而在未经法定程序批准前,原合同权利义务应继续保持有效。
但是,若出现下列任一情境,合同便被视为无效:
(1)当事人未具备适当的民事行为能力;
(2)所做出的意思表示并非真实;
(3)所签署的合同未违反宪法及其他现行有效的法律和行政法规,亦未违背社会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