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议签字并不直接等同于具有法律效力。协议的生效与否,还需考察其是否满足法律规定的条件。
协议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和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内容不得违背公序良俗,且协议双方需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只有满足这些条件的协议,才能被视为具有法律效力。
1.协议的内容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和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能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
2.协议的内容应符合公序良俗,即不得违背社会公共利益和道德准则;
3.行为人必须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能够正确理解并承担协议所带来的法律后果;
4.行为人的意思表示必须真实,没有受到欺诈、胁迫等不正当手段的干扰;
5.还需满足法定其他有效条件,如符合特定的程序要求等。
协议签字无效的情形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协议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如协议约定从事非法活动或损害国家、集体、第三人利益等;
2.协议内容违背公序良俗,如协议约定涉及色情、赌博等不道德行为;
3.行为人不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如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协议;